四届二次双代会报告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20-06-25  浏览次数: 662



锐意进取 追求卓越

奋力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在第四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校长  冯锋

2020620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学校第四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是在全校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全面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是全体教职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广大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共商学校改革发展大计的一次盛会。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行政,向大会作学校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学校争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学校行政在学校党委的正确指导下,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围绕“特色鲜明、行业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院校的发展目标,凝心聚力、团结奋进,成功入选全国高职院校“双高计划”,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办学实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全面开启了学校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的新征程。

1.坚持统筹施策,成功入选全国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科学组建“双高”项目申报小组,团队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凝练形成了党建强基领航科学发展、德技双馨卓越人才培养等10大工程项目,着力打造食品加工技术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全面推进大健康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201912月,我校成功入选全国高职院校“双高计划”。疫情期间,项目组历经近3个月的封闭撰写,于2020512日向教育部提交了一份高质量的建设方案。

2.坚持育人根本,专业结构布局持续优化。根据学校“十三五”规划及江苏省高水平院校建设总目标,坚持面向区域大健康等产业门类,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对现有专业进行整合,着力构建以食品、药品为核心、以服务“大健康”产业为支撑的特色专业集群,新增中药学、中医康复技术、制药设备应用技术等大健康类专业3个,停招财贸、机电和信息类专业5个。电子商务等5个相关专业成功获批全国1+X试点。2020年招生专业缩减为34个,其中大健康类专业数量达到23个,专业布局更加合理,更加体现学校办学特色,“一体两翼三支撑”的专业格局趋向完善。

3.坚持深化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坚持需求导向,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全面优化了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层面的诊改指标体系,定期查找问题和不足,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教学信息化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食品加工技术”升级改进项目高水平通过教育部验收,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中华酿酒传承与创新”项目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即将迎接两部验收。持续加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力度,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累计建设在线课程500余门,引进校外优质课程资源50门,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有机融合的学习环境逐渐形成。重视毕业设计过程管理,获省优秀毕业项目一等奖1项、优秀团队奖3项。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获省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其中,电子商务团队代表江苏参加国赛获国家二等奖。出台学校《学业预警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文件,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等形式对学习困难者开展学业帮扶,成立英语“菁英”班,针对专转本、考研学生提供强化辅导,帮助优秀学生提升专项能力。

4.坚持人才强校,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持续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全年引进省级非遗传承人5人,新增省级产业教授(兼职)3人,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9人,立项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以及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人。在教学能力大赛、微课大赛等各类竞赛中,获省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省在线开放课程等各类荣誉20项。

5.坚持多元合作,科技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稳步推进科研平台建设,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为教学科研人员研究与申报提供了优厚便捷的条件。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面上项目4项、苏北专项2项、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纵横向累计到账经费980万元。积极落实江苏省“1+3”发展战略,组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团队,开展针对性研究,为地方政府策划了近60个经济社会发展项目,13个研究项目分别获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重点课题、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资助课题等立项,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依托食用菌示范基地项目和中药精准扶贫项目,采用“公司+科研+基地+农户”模式,助力“科技扶贫”,服务淮安食药产业发展。各院部充分发挥专业资源优势,为企业量身定制培训项目,为企业员工的素质提升、知识更新提供支持。成功申报江苏省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发挥专业资源优势,打造品牌培训项目,开展社会培训115项,累计完成培训41129人次,到账经费570万元。

6.坚持多措并举,招生就业工作逆风翻盘。面对生源锐减的严峻形势,学校继续扩大省外招生区域,积极响应援青援藏计划,已面向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招生工作;同时,持续加大省内中职生源基地建设力度,扩大对口中职生源。2019年度实际录取人数5037人,其中,积极响应“百万扩招”计划,录取社会人员1064人,招生工作稳中有进。持续做好继续教育工作,全年录取1498

 “高起专”新生、191

 “专升本”新生、534

 “专接本”新生,全校成人专科招生专业达12个,成人本科招生专业8个。强化择业指导、助推素质提升,召开春季、秋季毕业生大型招聘会,学生初次就业率、年底就业率、就业岗位对口率、用人单位满意度、平均入职薪资水平等指标处于全省前列。依托“双创”教育实践平台、新道创客学院,以大赛找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着力点,积极组织师生参加江苏省第五届“互联网+”创业大赛,获省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及最佳组织奖。

7.坚持开放办学,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拓展。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依托优势专业,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实施“留学苏食院”项目,现有来自“一带一路”沿线8个国家的学历留学生167人。引进来自加纳和巴基斯坦的两位外籍博士,学校教育国际化迈上新台阶。与蒙牛-印尼公司共建蒙牛印尼培训学院并在印尼成立了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海外培训中心,实现了“职业教育+国际产能合作”走出去的发展目标。与西班牙国际餐饮学院成立“中·西烹饪艺术学院”,成为在该校第一所中国合作院校。此外,组织11名教师赴德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访问交流,50名学生赴韩国岭南大学等院校开展了交换学习,进一步开阔了师生的国际视野,学校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水平不断提升。

8.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学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型、园林式校园建设不断推进,师生生活学习空间更加温馨。完成了教学楼AB楼装潢改造、护理实训室改造、学业支持中心装潢改造、图书馆智能改造等工程项目,完成了青年教师周转公寓2号楼、酒店学院烹饪实训等项目的方案设计,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空间更加温馨舒适,师生利益得到充分保障。经费预算编制科学合理,资产管理有序,资金使用效率逐步提高,财物管理更加有效高效。

9.坚持依法治校,科学治理能力不断提高。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不断提高治理能力。全面推进人事分配、职称评审等事项改革,完善教职工学历学位及技术等级培训管理办法、教师分类发展标准等制度。修订了《二级教学单位考核办法》《职能部门和直属单位目标管理及考核办法》《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等管理文件,优化了考评程序,激发了全校教职工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修订完成了第四轮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实行以岗定薪,按劳取酬,竞争激励机制更加完善。科学制定内审制度,开展财务收支审计,完成中层干部领导离任审计和工程项目审计,助力学校内控机制建设。

与此同时,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学校图书档案、财务审计、离退休、校友会、安全保卫、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学校党委正确指导的结果,更是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辛勤付出、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全体教职员工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二、当前形势与压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疫情这场大考中,中国经受住了考验,我们也更加坚定了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的信心。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更加让我们牢固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这样的形势下,党和国家对食品、药品和大健康行业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去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20条),方案开篇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可以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新时代也必将对职业教育的新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必将达到新的高度。对于入选“双高计划”的我们,必须做到做好三个坚持。一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做好“双高建设”必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建设引领学校更高质量发展,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跑偏、不动摇。二是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双高建设”,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三是必须坚持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做好“双高建设”,必须依托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师资团队,要打造一批行业有权威、国际有影响的专业群建设带头人,不断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2020年重点工作

今年是学校“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启动之年,更是全面开启“双高计划”的建设之年。在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的“双胜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强化政治担当,着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更有二次复苏迹象,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学校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全面落实有关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要求,用更加坚强的意志,更加严密的措施,更加有力的行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切实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生命健康和校园安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聚焦关键领域,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用最好的状态、最强的实力、最足的干劲推进“双高计划”建设。高质量完成党政工作要点各项年度分解任务,加快推进省高水平院校建设进程。系统总结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科学谋划“十四五”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扎实推进“十个一”工程项目,确保各项“工程”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同时,争取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3.坚持立德树人,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紧扣产教融合发展主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联动改革,在课程开发中引入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联合企业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打造院部专业特色技能项目,推动专业技能综合考核常态化,培养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继续扩大1+X证书试点和学分银行制度,打通人才培养通道,做强做优食品药品大健康专业发展,逐步探索专科—本科—专业硕士的发展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注重人才引育,着力提升人才队伍质量。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充分调动二级院部人才引进的积极性,确保全年引进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20名以上。大力培养校内人才,完善“苏食药学者”遴选培养管理机制,完成评选工作。实施教师境外研修计划,选派8名以上青年教师外出研修深造和进修学历。持续巩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果,探索与知名企业双聘博士,争创“职业教育理念与方法提升培训”国培项目。优化名师名匠锻造平台,实现新增名师工作室2个,积极推进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落实好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5.秉持传承发展,着力办好60周年校庆。今年适逢建校60周年,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按照校庆方案有条不紊地做好校庆准备工作,开展好一系列有特色、有内涵的活动,用最新的理念、最好的服务,成功举办60周年校庆活动,向社会、向师生、向校友展示学校60年的办学成效,让全体师生校友收获自豪与感动、荣耀与梦想,激发更为强烈的爱校荣校兴校情怀,汇聚学校发展的无穷力量,真正达到内聚人心、外塑形象,不断提高学校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

6.注重科学管理,着力提高办学治理水平。进一步修订《二级教学单位考核办法》和《职能部门和直属单位目标管理及考核办法》等两级管理考核制度文件,完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扩大院部办学自主权,充分激发办学活力,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成效、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现代办学治理体系。

各位代表们、同志们,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时代是实现梦想的时代。2020年,学校正式开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之路,宏伟的蓝图激励人心,美好的未来催人奋进,我们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不忘初心、坚守本心,继续秉承“以人为本,立德尚能”的育人理念,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行业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而努力奋斗。


8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