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学校党政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教育部、江苏省关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聚焦学校三大发展战略与目标,全面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有组织+”为工作抓手,统筹推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一、坚持党建领航,不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1.持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巩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健全完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常态长效机制。深化用好“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党委中心组学习巡学旁听制度,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开展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等系列教育活动。持续推进意识形态固本强基专项行动,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提升舆情监控与应急处理能力。 (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组织部、党委办公室、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机关党委、各党总支) 2.不断抓实学校基层党建。落实省委教育工委“党的建设引领行动”,深化“党建+”促进党建与业务融合。提升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建设成效。总结凝练国家级、省级“样板支部”“标杆院系”创建成效和经验,持续实施三级党组织“强基创优”建设计划,推进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加强干部能力水平建设,分层分类实施党员干部校内外集中培训和日常教育培训。提升党员发展质量,注重从高知群体中发展党员。完善《干部管理办法》《干部年度考核办法》等制度。深化运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开展中层干部调整和选拔任用。完善二级院部班子议事规则,提升工作效能。 (责任单位:党委组织部,机关党委、各党总支) 3.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贯彻落实省属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压紧压实各级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将专项督查与日常监督相结合,抓好抓实政治监督,开展师德师风、教学督导等重点领域监督;开展“一院一廉”“一总支一特色”校园廉洁文化活动,涵养崇廉尚洁价值理念,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编制全省高校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相关领域监督指南。聚焦重点业务和关键领域开展内部审计。启动2024年校内巡察工作,做好省委巡视准备工作。 (责任单位:纪委办公室、执纪审查室、党委巡察办、审计处,机关党委、各党总支) 4.将统战群团建设融入发展大局。完善学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长效机制,试讲试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苏食院在行动”等活动。加强“同心圆”工程建设,提升“药食·同源”同心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成效,开展“同心共筑教育梦”主题教育。完善民主党派意见和建议反馈机制,提升民主党派作用发挥。强化民主管理,组织召开好五届三次“双代会”。深入推进党建带团建,开展“青”字号、“一团一品”等品牌建设。组织召开第五次团代会、第四次学代会。完善校友会机制建设,组织特色校友活动。加强关工委建设,用心用情做好离退休工作。 (责任单位:党委统战部、党委办公室、学工部、团委、工会、离退休工作处) 二、坚持立德树人,不断促进学生全面成长1.深入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1030”计划。全面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1030”计划实施方案》,一以贯之培养学生拥有“四个自信”。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进思政课骨干教师挂职二级学院副院长工作,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推进“大思政课”改革创新,跟进实施好省委教育工委“思政课质量提升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深化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持续打造高规格校园文化价值体系。发挥好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网络思想政治中心思政育人作用,做好年度国家、省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等申报工作。加强普法教育,建好依法治校示范校。凝练办学成绩,制作新校园宣传片、宣传画册,用好国家和省级宣传媒体提升学校对外影响力。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创建,做好新一轮省文明校园申报,争创全国文明校园。举办好“强国有我正青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及融媒体活动。 (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组织部、党委办公室、教师工作部、学工部、纪委办公室、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科研处、团委、图书馆,马克思主义学院,各党总支、各院部) 2.开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行动”。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教育培养模式、管理服务机制、协同育人体系、支撑保障机制改革,丰富建设内涵,培育并凝练“555”育人特色典型案例。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广泛开展校园阳光体育联赛。深化美育教学改革,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打造“校地融合”美育教育品牌。加强劳动教育,打造精品教材,做到育训结合,形成特色品牌和示范效应。统筹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与智育同向同行,提前做好高级别赛事、项目等的遴选与申报。 (责任部门:教务处、党委学工部、团委、基础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院部) 3.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加强“名辅导员”工作室、辅导员工作站建设,有组织地做好省级“名辅导员”工作室、辅导员年度人物、辅导员素质能力竞赛等项目申报或参赛,确保取得实效。落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养成行动”,面向学生推广江苏省大学生24小时心理热线和“苏心”APP,组织开展好“五育润心”主题教育活动。加强省级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深化“医”“心”结合心理健康育人工作创新。组织实施大学生“先锋工程”“匠心工程”。优化学生教育管理制度,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营造良好班风学风,推进学生工作质量提升。组织开展好“苏乡永助”活动,做好困难生认定、困难生帮扶、各类奖助学金评定及发放工作,学生资助绩效评价获得省“优秀”等次。 (责任部门:学工部、团委,二级院部) 4.统筹抓好招生、就业、创业工作。合理调配省内外各批次招生计划,提高生源质量。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做好困难毕业生跟踪帮扶、就业数据监测核查,组织线上线下校园招聘会,推进就业落实率,提升毕业生母校满意度及用人单位满意度,获批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A等高校。优化“三阶四融”创新创业竞赛组织体系,做好创新创业大赛等重要赛事的项目培育和质量提升,获得国赛金奖突破。持续提升苏食智药众创空间运行成效,全力申创国家级众创空间。 (责任单位:招生处、学生工作处、产教融合办公室,二级院部) 三、坚持内涵发展,不断提升事业发展质量1.推动“双高”建设争先进位。对照教育部、教育厅关于本轮“双高”验收要求,做好文字材料、现场考察等各项准备,确保建设成果高质量呈现,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全面、立体、综合分析学校首轮“双高”建设推进情况,研判学校发展机遇与挑战,形成“双高”建设特色经验与优化路径。不断优化学校“双高”建设体制机制,提升顶层设计、团队建设、项目实施等的质量与效力,实现第二轮“双高”建设争先进位。 (责任单位:双高建设办公室、各项目组) 2.推进人才培养工智融合改革。推进“工智融合”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构建三层级“工智融合”课程体系,完善“训赛考”实践体系。将“智能制造”“数字智能”等元素融入专业教学,及时引进产业“四新”内容,修订适应产业新职业场景和新岗位的人培方案,持续推进教育部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深化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产教融合集成平台等建设,不断提升学生职业岗位适应力。对接江苏、淮安先进产业集群,组织开展好新专业申报,不断完善工智融合人才培养集群。推进与企业开展“订单班”“冠名班”“学徒制培养人才班”等校企合作专班培养。立项省级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组织申报国家级、省级重大实践教学项目与教改课题。 (责任单位:教务处、实验实训管理中心,二级院部) 3.提升有组织的教学质效。总结有组织的教学实施经验,强化教育教学项目的遴选与申报,做好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创新创业大赛等的组织与培育。开展校级教学成果奖遴选及省级成果奖培育,做好国家级奖项孵化。组织校级教学能力比赛,遴选省赛“种子团队”,冲击国奖。修订《技能大赛管理办法》,构建灵活多样的技能大赛培育机制,国赛金奖保位争先。承办好全国职业院校药品生产技能大赛和江苏省职业院校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药品生产、婴幼儿照护等技能大赛。组织召开教学工作大会,推进实施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计划。推进国家、省级教学资源库建设,深化一流核心课程、优质教材培育,立项国家、省级在线精品课程与优质教材。 (责任单位:教务处、实验实训管理中心、产教融合办公室、质量管理办公室、团委,二级院部) 4.推进产教融合促进行动。跟进落实“现代职业教育与产教融合促进行动”。推动淮安市绿色食品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行并取得成效,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专业规划、人才培养标准研制、教材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环节,高质量通过首批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培育单位验收,创建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加强中国食品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全面推动产业学院实体化运行,立项建设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推进中国食品药品职教联盟、江苏省职教集团与学校合作办学理事会建设,不断汇聚合作办学强大合力。持续推进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打造省级产教融合实践中心、高水平专业化实训基地,将科学研究与学生专业实训课程、社会实践项目、创新创业项目等相融合,注重学生独立探究思维养成,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案例。成立养老与托育学院,服务“一老一小”产业需求。不断提升洪泽湖产业学院建设内涵,赋能地方食品产业实现新发展。推进学校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等的建设,提升学校医护专业实践教学水平。 (责任单位:产教融合办公室、教务处、校长办公室、洪泽湖产业学院,二级院部) 5.大力推进科教融汇。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加强平台和团队建设,修订完善《科研工作支持计划》《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激励教师围绕地方产业发展开展决策咨询、技术攻关、成果转移转化等社会服务工作。以科技副总为载体,鼓励高层次人才与企业广泛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等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活动,提升学校科研水平与社会服务质量。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高级别科研项目的培育与申报,持续实现立项数量突破;积极申获省科技厅、省教育厅及行业协会成果奖。深化食品研发检测中心建设,实现检测资质扩项升级,持续开展科研设施及大型仪器共享,提升资产绩效。广泛开展“校行”基地培训、承接“校政行企”委托培训、引入“校企”合作培训。发挥江苏高校银龄学习中心、江苏省高素质农民培训基地、江苏省退役军人补贴性教育培训承训机构等培训平台载体作用,面向退役军人、农民等特定群体打造更有针对性、质量更高的培训项目。依托食品药品科技馆、酒文化研究院省级科普基地,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大众科普工作。 (责任单位:科研处、食品药品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产教办公室、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酒文化与烹饪艺术研究院、图书馆,二级院部) 6.推动实施人才高峰计划。落实好教育厅“高素质教师队伍培育行动”,筹备召开第二届博士论坛,加大博士、教授、专业带头人、名家名匠等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加大国家教学名师、省“青蓝工程”、市“533英才工程”等各类优秀人才的培养力度,校内遴选枚乘学者、校聘教授,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申报“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不断提升“双师”队伍能力,加强“双师”结构团队建设,聘请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大师名匠兼职任教。不断探索和完善专任教师在职培养培训体系,积极组织申办国家级、省级培训项目,推进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 (责任单位: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食品药品研究院,二级院部) 7.提升国际合作质效。巩固境外办学建设成果,推进“一带一路”海外培训中心、泰国经世学堂、淮扬菜国际学院等建设,积极输出职业标准、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大力推进职教出海,打造国家级国际化标杆校。做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进,选派教师赴爱尔兰大西洋理工大学开展培训交流。加强突尼斯“中文+职业技能”基地建设,选派教师参加国际“中文+职业”教师资格认证。申报首批“中国-东盟千校携手计划”。举办第六届海峡两岸食品加工技能大赛。做优做强“留学苏食院”教育品牌,高质量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 (责任单位:国际与港澳台合作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教务处) 四、坚持治理创优,不断推进幸福校园建设1.深入推动治理效力提升。推动学校规章制度“废、立、改”工作,形成新的规章制度汇编。坚持成果导向和教学优先,深化KPI目标考核、揭榜挂帅,完善二级单位目标考核办法。实施网络安全防护升级工程、数智校园提质升级工程、智慧安防提档升级工程,持续推进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项目,争创首批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优化学校基本数据治理,做好状态数据和高基报表数据填报工作。深化预算管理,强化“增收节支”专项行动,合理配置财力资源。推进固定资产清查和盘活,做好重点项目招标采购工作。持续推进校领导“四心工程”。完成学校第五轮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办法修订,依托数智校园建设,开展第五轮岗位聘用和第四轮岗位聘期考核。推动省、市共建和“双一流”本科学校帮扶。 (责任单位:党委办公室、人事处、质量管理办公室、数字校园建设中心、财务处、审计处、资产处) 2.不断加强校园基本建设和后勤保障。对标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全力推进苏北食品药品产教融合实训大楼建设,年底实现主体框架成型。用好省划拨专项资金进行宿舍楼升级改造。持续推进学生社区建设,优化学生活动空间场所。启动西片区宿舍楼设计与申报工作。持续推进校园亮化、绿化升级工程,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改革食源科技有限公司运行机制。加强后勤托管物业监管,完成听荷轩、怡然居、第三食堂(原教工餐厅)升级改造,建成包括若干全国著名品牌加盟的安全健康时尚美食空间,提升师生幸福感。 (责任单位:基本建设处、后勤服务中心) 3.全力保障校园安全稳定。严格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关于校园安全稳定各项要求,常态化开展防火、防盗、防诈骗、防交通事故、食品安全等各类安全教育。全面总结平安校园建设成效,做好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注重消防系统设施维护保养,全面消除安全隐患。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高质量通过各级各类高校实验室安全验收。 (责任单位:党委保卫部、实验实训管理中心、后勤服务中心,各二级单位) |